解決問題能力怎麼培養?5步驟+11個問題解決策略有效Debug!

解決問題能力怎麼培養?5步驟+11個問題解決策略有效Debug!

解決問題幾乎是每天都在上演的場景,你是否真的具備「解決」的能力呢?本篇濃縮了解決問題的步驟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附加實際應用例子。抽象的解釋好難理解?職享科技問題分析與解決課程教你迅速學會核心思維!

目錄
一、想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先來探討「問題」的本質

二、剖析解決問題的步驟:5 大流程讓你掌握基礎方向

🏷️Step 1【明確定義問題

🏷️Step 2【蒐集分析資訊】

🏷️Step 3【擬定可行方案】

🏷️Step 4【選擇最佳解方】

🏷️Step 5【同步執行追蹤】

三、問題可不是一成不變!進階版解決問題的方法工具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⒈ ▶ 5W2H 分析法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⒉ ▶ 8D 問題解決法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⒊ ▶ PDCA 循環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⒋ ▶ KT 理性思考法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⒌ ▶ TOC 問題分析法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⒍ ▶ 5 Why 分析法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⒎ ▶ 系統圖/系統性思考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⒏ ▶ 雙鑽設計思維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⒐ ▶ OKR&KPI 對齊法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⒑ ▶ 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⒒ ▶ 6 類思考帽

四、解決問題職場例子—團隊延遲交付報告的情境

五、《職享科技》手把手教學,員工都是問題解決的優秀菁英!

一、想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先來探討「問題」的本質

提及「問題」這個議題,可大可小、可輕鬆可嚴肅,有時星星之火亦能燎原,從簡單的差錯演變為大麻煩也不是不可能;實務上來看,小到數學作業、大到商業決策或者人際關係,我們有如解決問題的機器,總要突破重重關卡才能見到柳暗花明。

因此為了避免話題過於發散、流於哲學,在談如何解決問題之前,首先讓職享科技與你單純聊聊為什麼「問題」會出現的源頭。大部分的問題發生是源於「理想及現實間的落差」、「目標達成路徑上的阻礙」所致,不妨把「問題」想像成一艘船在海上航行之際,遇上「風向和目的地不一致」的意外。

船隻(當前的現狀)原本設定要往北方(我們的目標或預期狀態)航行,然而此時的風向卻從西方吹來,船隻一旦偏離航線便無法順利抵達北方。這股從西方吹來的「風」(阻礙或挑戰)導致船隻無法按照預定路線順利前進,需要我們採取行動、調整航向、克服風阻,才能讓船隻重新駛向預定的目的地,上述即為粗略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生活化譬喻。而所謂問題尚能拆解為 5 個深度:

究竟什麼是「問題」

表面現象 ▶ 問題剛浮現時的表徵,例如客訴、延誤、績效下滑等,這只是所有問題的起點,但不代表真正的原因。

行為層面 ▶ 是哪些行為或決策造成以上的表面現象呢?從員工沒有根據 SOP 操作、客服回應態度不佳等均有可能,屬於人為觸發點。

流程層面 ▶ 哪些流程出了差池?像是 SOP 不明確、資訊傳遞中斷、缺乏交接,為許多初步原因的所在。

系統結構層面 ▶ 涉及制度、組織架構、工具等設計問題,比方說獎懲機制錯誤、資源配置不當、IT 系統老舊,範圍稍微廣泛一些。

文化與價值觀層面 ▶ 最深層的源頭位於此,通常是長期累積而成的軟性文化難題,例如「怕被罵所以不通報問題」、「過於追求績效忽略品質」等精神或理念,最難根除,但影響最深也最廣。

解決問題從來就不是一蹴可幾的天賦,而是透過有系統的培養和訓練逐步精進。職享科技的課程著重於問題拆解、實戰演練、工具應用,於真實情境中累積經驗,提升靈活應對與調整策略的能力,打造更高效的工作模式!

二、剖析解決問題的步驟:5 大流程讓你掌握基礎方向

解決問題的能力人人都期待參透,難道就沒有一套流程能夠參考嗎?直面問題以前請深呼吸、告訴自己先擺平問題而非究責,並適時跳脫框架、相信「你天生就有解決問題的超能力,有意願且有能耐除掉眼前的心頭大患」,再來按照下方的定義、分析、擬定、評估、追蹤 5 道程序逐一破解。

解決問題 5 Steps!

🏷️Step 1【明確定義問題】

清晰地定義問題如同醫師在開藥前,必須精準診斷病因一樣。如果連問題出在哪都模糊不清,後續的努力可能就此付諸流水,此階段需要你深入挖掘,找出問題的根源,而不僅是表象,這步可以從列出「實際觀察到的現象」與「理想應有的狀況」開始,透過對比讓問題具體浮現。

與我們在「銷售技巧」文章中持續提問挖掘顧客痛點同理,善用層層遞進的「什麼」模板問題—「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它造成了什麼影響」,將抽象的感受轉化為具體、可衡量的描述,倘若用空想的沒有頭緒,寫下來會有助於釐清思路;堵住就別猶豫換個敘述:

  • 尋找問題源頭: 多問「為什麼」,直到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不是針對症狀。
  • 量化核心問題: 盡可能以「成本增加了多少?效率下降了百分之幾?」這類說法將問題具體化、數據化,方便檢測後續解決方案的成效。
  • 避免預設立場:不要急於跳到解決方案,先花點時間深入探究問題的本質,避免被誤導。
  • 確認利害關係人:了解哪些人受到問題的影響,以及誰擁有解決問題的權力或資源。

🏷️Step 2【蒐集分析資訊】

一旦問題被明確定義,緊接著就是展開全面的資訊蒐集與分析。這一步驟要像偵探探案,尋找所有和問題密切相關的線索數據,包含內部報告、市場研究、客戶回饋、競爭對手分析這些資料,甚至向身旁有經驗的同事或專家請教。

蒐集到的資訊不應該只是隨手堆疊,更重要的是進行深度分析,找出其中的模式、趨勢或關鍵因素,藉由交叉比對、邏輯推演來看清問題的全貌,可以運用等等我們即將提到的問題解決模型執行,同步輔以流程圖找出環節斷點,對複雜的流程特別有幫助。另外,儘管很難做到,分析資訊時請盡量摒棄私人情緒,否則非常容易「被帶偏」!

  • 資訊來源多樣化:避免依賴單一來源,多方比對資訊,才能確保準確性和客觀性。
  • 區分事實和意見: 在分析時需明確區分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以防個人偏見影響判斷。
  • 挑選適合的工具:根據資訊類型使用圖表、流程圖、SWOT 分析等工具,幫助理解和呈現。
  • 尋找脈絡而非巧合:數據分析時,得刻意找出真正有因果關係的連結,有助於梳理問題架構。

🏷️Step 3【擬定可行方案】

當你對問題源頭有了徹底的認識,同時手握充足的資訊,就能夠進入擬定方案的步驟!比起客觀理性,這時反倒是個發揮創意批判性思考的環節,鼓勵自己或團隊進行腦力激盪(e.g. 稍後將介紹到的「6 類思考帽」),提出各種天馬行空的解決管道,即便有些提案乍聽之下很「瘋狂」也沒關係。

多角度思考、探索可能性,這時數量重於品質,目標在於生成一個豐富的方案清單,為下一步的選擇做準備,再來評估每個方案的可行性。

  • 發散性思考:在這個階段毋須限制想像力,點子越多越好。
  • 從小處著手:除了規模較大的方案,建議同步思考是否有小規模、快速見效的「速戰速決」方法初步制止問題再擴張。
  • 納入不同視角:邀請其他部門或專業的人參與討論,多元視角解讀說不定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新觀點。

🏷️Step 4【選擇最佳解方】

在眾多候選中,選定方案就是考驗判斷力的時刻!這個選擇不能只憑直覺,而是要基於客觀的標準進行評估,不妨回到【蒐集分析資訊】程序看看,參考一些能夠量化的準則,像是哪個方案風險最低?最符合目標?成本效益最高?執行難度最小?資源需求最合理?甚至考量到其對於團隊或組織的長期影響。

  • 定義標準:選擇前先明確訂立評估各方案的標準,可能涵蓋成本、效益、風險、時間、執行難度、資源統計等資訊。
  • 權衡利弊:世界上沒有一套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法,應學會權衡個別方案間的優點和缺點。
  • 考慮風險:仔細了解每個方案可能帶來的風險,並準備相對應的因應措施。
  • 尋求共識:如果是團隊決策務必達成執行的共識,或者至少確定主要成員理解且支持最終選擇,免得引發「多頭馬車」的局面,問題解決不成反而增添障礙。

🏷️Step 5【同步執行追蹤】

上述紙上談兵的計畫終將付諸實踐。在執行過程中,請留意建立明確的責任分工、時間表、里程碑,同時持續追蹤和監控,保留調整的彈性。除了定期檢視方案的執行進度,評估階段性成效是否如預期之外。如果發現偏差也應馬上處置,延續更迭的循環式過程,不管是小問題還是大問題,都能獲得一定成程度的改善!

  • 做就對了:有時只要發現小地方出現異樣就能夠採取行動,別為了找到「完美對策」、達到「一勞永逸」這些難以企及的任務而卡關。
  • 細化計畫:把選擇的方案細化成具體的行動步驟、負責人員、應完成時間點。
  • 充分溝通:向所有相關人員清楚布達計畫內容、目標、各自的職責。
  • 追蹤進度:設計完整的反饋和觀察機制,輔助執行進展更順暢。
  • 保持彈性:執行過程中遇到意料之外的問題屬正常現象,保持開放心態,調整策略即可。
  • 記錄與學習:無論結果成敗、問題平定與否,都要記錄過程中的經驗甚至是教訓,當作未來解決相似問題的依據。

職享科技提醒,問題通常不是單一發生,而是成群結隊、陸陸續續而來,所以不只要經由以上流程解決問題,還得額外做好時間分配,善用如「艾森豪矩陣」的管理區分問題類型、多工處理,才不會被突如其來的疑難雜症殺個措手不及喔!

5 步驟還有更多細節!職享科技帶你高效解決問題 🚀

加入好友

三、問題可不是一成不變!進階版解決問題的方法工具

問題的型態千變萬化,也因此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工具、模型、方法以便對症下藥,就讓職享科技帶著你瀏覽 11 個職場上普遍在運用的法則、思維,包括 5W2H、8D 問題解決法、TOC 問題分析法、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等,完善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用自己抱頭苦惱。

11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工具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⒈ ▶ 5W2H 分析法

What(什麼)、Why(為什麼)、Where(何地)、When(何時)、Who(誰)、How(如何做)、How Much(做多少)」這些單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過它們的威力可能比你想像得還強大!藉由以上簡單的 7 個面向,5W2H 分析法有助你迅速掌握問題全貌。

這種結構分項明確,特別適合用於專案初期的資訊整理,或者制定行動計畫時抓出盲點。當你無法定位問題的癥結時,5W2H 絕對是定義問題和規劃行動的最佳起手式。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⒉ ▶ 8D 問題解決法

8D 問題解決法最初由福特汽車內部提出,較常見於製造業品質管理領域。主要是以 8 個步驟系統性處理問題,從組建團隊、問題說明、根本原因分析,到演練改善及預防措施一應俱全。強調團隊的合作和立基於數據的支持,在需要正式紀錄、審核的場景非常萬用,有助於提高跨部門溝通效率與解決品質瑕疵,通過詳細追溯、矯正,不單能擺平當前問題,更預防未來再次發生的風險!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⒊ ▶ PDCA 循環

PDCA 即 Plan(計畫)、Do(執行)、Check(檢查)、Act(調整)的首字母縮寫,屬於一套廣泛應用在品質管理和持續改善的迴圈工具。其強調每次改善必備規劃、實行、回饋的過程,反覆改進、學習、修正,鼓勵使用者從小地方起步,實現「做就對了」的精神。

PDCA 的價值在於循環累積—每一次計畫、執行、檢查、調整,有如螺旋階梯般推動專案不斷優化、累積經驗,最終形成團隊專屬的最佳實踐模式。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⒋ ▶ KT 理性思考法

KT 理性思考法(Kepner-Tregoe)強調逐步梳理、推導情境、解決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決策及預防風險,把問題拆解成 4 個步驟描述:

  1. 問題分析(Problem Analysis, PA)
  2. 決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 DA)
  3. 潛在問題/機會分析(Potential Problem Analysis, PPA;Potential Opportunity Analysis, POA)
  4. 狀況評估(Concern Analysis, CA)

這樣的演練讓問題本身衍生成一張邏輯地圖,助你從繁雜混亂的資訊中,釐清真正的癥結點,同時避開太過情緒化的決策。企業內部常用它處理專案風險、產品瑕疵或流程優化,在需要團隊共識及數據支持的案例上發揮極大效果。

職享相關課程👉《目標管理與 PDCA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⒌ ▶ TOC 問題分析法

TOC(Theory of Constraints)中譯限制理論、制約理論,主張每個系統中,都會存在一個「問題的最主要瓶頸」,只要找出並除去這個限制,就能大幅改善整體效能。

經由「問題 → 對策」、「問題 → 原因 → 對策」的路徑補足問題發生細節、推理應採取的對應行動,有點像是水管中最窄的地方決定了水流速度,如果能夠從此處拓寬、清除障礙物,那麼事情就會一瀉千里,推行更順利。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⒍ ▶ 5 Why 分析法

當用直述句已經沒轍,那麼「問就對了」!5 Why 分析法透過連續提出 5 個層次的 「為什麼」,刨根究底追溯到問題的源頭,就如同剝洋蔥一層層揭開原因,直至找到核心:

  • Discussion 了解本質
    1. 問題的本質
    2. 盲點與痛點
    3. 問題的類型
  • Define 定義問題
    1. 定義問題
    2. 現況掌握
    3. 資料分析
  • Discover 分析真因
    1. 列出原因
    2. 選定真因
    3. 驗證真因
  • Develop 發展對策
    1. 對策發想
    2. 創意思考
  • Decision 評選對策
    1. 評選對策
    2. 驗證對策

5 Why 分析法的核心優勢在於它可直擊問題根源,避免情勢判斷僅停留在表面症狀;操作簡單,不需要複雜工具就輕鬆上手,同時能與其他方法結合,進一步提升分析深度和對策的可行性。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⒎ ▶ 系統圖/系統性思考

系統圖屬於視覺化工具之一,將系統性思考中各因素的關聯、因果循環、影響路徑清楚連結呈現,以「全局觀」來討論如何解決問題,不會因為局部修正而引發新的連鎖反應。只要持續精進系統圖的運用,使用者可以逐步培養 3 種重點思維模式:

  • 垂直思考與分類法——加強邏輯推演力,清楚釐清因果關係。
  • 水平思考與聯想法——拓展視野、觸類旁通、找到隱藏連結。
  • 批判性思考——分析和評估資訊的正確性、完整性,以防只憑直覺決策。

系統性思考結合這些能力,不僅提升問題分析與決策效率,也讓解決方案更穩健,降低意外連環影響的風險。

職享相關課程👉《系統性思考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⒏ ▶ 雙鑽設計思維

雙鑽設計思維是源自於設計領域的問題解決模型,具備「發散思考 → 聚焦定義 → 發散創意 → 聚焦解決方案」2 大鑽石階段,前者確保我們解決的是「對」的問題;後者則逐步收斂、評估、實施最佳方案。雙鑽模型尤其適合創新專案或者用戶體驗設計,既有創意性又貼合使用者需求!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⒐ ▶ OKR&KPI 對齊法

始終摸不透如何發現問題嗎?不妨倒過來從終點開始推敲!OKR(目標與關鍵成果) KPI(關鍵績效指標)不但是管理工具,更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指引。先通過確切訂定「要達成什麼」與「如何衡量成效」對標,這種對齊令團隊努力方向、企業整體策略維持一致、減少變因,再回推哪裡落後、盤點需要優化的問題點,例如觀察到某月業績未達標,就可依據轉換率、訪客量等 KPI 逐層解析問題,推薦負責團隊績效管理和跨部門協作專案的主管嘗試看看。

職享相關課程👉《OKR 策略擬定共識營》&《目標管理與 KPI 建立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⒑ ▶ 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

《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為發跡於世界頂尖顧問公司的邏輯工具書,特點是「自上而下拆解問題」的線性思維,搭配 MECE 原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保障問題拆分不重複、不遺漏,適用於複雜的商業決策、策略擬定等挑戰,用結構化的方式精準擬定解決方案,大部分會包括下列 7 個流程:

  1. 定義:以提問、觀察等作法釐清問題核心。
  2. 分解:大問題拆解成為小問題再提出假說。
  3. 排序:依照重要性進行主次、優先性安排。
  4. 建構:推導能夠有效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
  5. 分析:蒐集資料、分析數據佐證方案可行。
  6. 成形:計畫已有雛型,作為最終施行方針。
  7. 溝通:向有關人員說明,確保推進時順利。

問題解決策略候選 ⒒ ▶ 6 類思考帽

思考帽理論的始祖為愛德華.德波諾,主張「並行思考」,6 頂顏色的帽子代表 6 種思考模式(例如白帽=客觀、紅帽=情感、黑帽=風險、綠色=創意、藍色=流程、黃色=正向心態等),由更多樣化的切角討論問題、激發靈感。打破「只有 1 種正確思考」的侷限性,進行全方位且無壓力的溝通和決策,同時防止傳統討論中因立場不同而產生的衝突。

基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該如何配合並無唯一的標準答案,實務上仍以多重組合來達到綜效,比方說「用 A 法找到問題根本、以 B 法追蹤後續成效」。只有理論好難懂?職享科技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教會你拆解問題本質,融會貫通才是最佳解答!

想知道更多解決問題的好用模型嗎?來找職享科技諮詢解鎖 🔓

加入好友

四、解決問題職場例子—團隊延遲交付報告的情境

最後,讓我們把前方「解決問題的 5 大步驟」拉回來套用於職場的實際情境案例,同步應用【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接近辦公室日常的描述會更容易理解。

問題情境:團隊每次交付報告都延誤,長期下來引發主管不滿。

1. 明確定義問題 ▶ 癥結點並非「完全交不出報告」,而是「團隊在固定期限內無法如期交付,導致整體時程延誤和主管信任下降」。

(🌟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對應:定義程序)

2. 蒐集分析資訊 ▶ 檢視近期 3 次報告流程與問題來源,找出以下瓶頸並了解改善的優先順序:

    1. 任務分工不清,常有內容重複或遺漏
    2. 有成員習慣拖延,直到截止日前才動工
    3. 缺乏中途檢查機制,主管臨時看到錯誤才來得及更改

(🌟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對應:分解&排序程序)

3. 擬定可行方案 ▶ 應執行的事宜參考如下:

    1. 設立明確的分工和時程表
    2. 實施每週的進度會議追蹤
    3. 使用專案管理工具(如 Trello、Asana)將進程透明化
    4. 設定提早完成內稿的內部截止日

(🌟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對應:建構&分析程序)

4. 選擇最佳解方 ▶ 選擇「使用專案管理工具 + 每週檢討會議 + 分段交稿機制」一併配合,兼具透明度及可控性,能減少最後一刻才匆忙修正的情況;同時佈達相關 SOP 和分派負責人員,確保團隊成員都清楚明白職責、程序。

(🌟麥肯錫最強問題解決法對應:成形&溝通程序)

5. 同步執行追蹤 ▶ 實施後團隊整體交付品質和準時性有所提升,主管回饋也變得正向;針對仍拖延的成員則個別輔導、調整任務量,持續優化團隊協作。

五、《職享科技》手把手教學,員工都是問題解決的優秀菁英!

「解決問題」的情境模擬幾乎是現階段面試環節的必備題型,懂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人才,絕對是現今企業最重視的關鍵角色;而在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中,擁有一支能獨立解決問題的團隊,早就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基於此,【職享科技】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課程」肯定值得你深入了解!

我們的課程從實戰出發,為企業夥伴揭密平定問題的實用工具,搭配案例演練學習系統化思考、深度挖掘問題根源,培養「治標亦治本」的解決能力。管理職、專案主管、客服窗口、一般同仁通通可以參加,甚至是剛進職場的新鮮人都能從中獲得技巧及心法,強化職場應變力就是現在!上完之後能夠……

🌟掌握問題分析的多元工具

🌟理解決策過程和關鍵因素

🌟精進以「系統式思維」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

🌟學習如何蒐集可用資料再分析,辨別後續決策的方向和模式

立即點擊下方找職享科技、報名相關課程,每位員工都能搖身一變為擅於思考、善於突破瓶頸的出色人才,齊心協力令企業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期待夥伴脫胎換骨,人人都成為不可或缺的問題解決高手?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