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電腦 全球副總裁
葉嗣平
在職場上,有的人只是做為一個工作的執行者,有的人卻可以扮演新事業的開拓者,執行者眾,開拓者稀,其中的職場價值不可同日而語。和Andy在一起工作的這段時間內,他的業務開發能力及專案報告資料都非常亮眼,尤其是面對未來的新事業發展,他都能夠一步一腳印的走下去,獲得主管及同事的充份的信任及支持。這也是任何一家企業,在雇用新人時,主管對於員工的期待,是一位值得大家學習的對象。今天他自己出來成立職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就是想要將其所學的知識和即將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分享,做為他過去的同事,深深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所以特別寫下這篇文章,加以鼓勵和支持。
國立臺灣大學 特聘教授
傅立成
自去年初、透過科技部的「AI創新專案計畫」,認識了當時在華碩任職總監的Andy,雖然近一年半的合作期間並不算太長,但是Andy待人誠懇、解決問題、規劃事務、總是充滿著熱情與積極的態度,讓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尤其他在分析事務方面邏輯清晰、專業俐落,且待人接物卻不失真誠與細膩。 此次,Andy決定實踐他多年的理想;無論是協助初次求職、或本身已具備多年經驗,却仍希望尋求轉職的職場人,針對這樣的族群,創辦一個指引分析、經驗分享、適性規劃、媒合最理想職務的人力資源平台,相信這對國內大眾絕對是一大福音。
學創教育科技 總經理
應久英
過去,因資訊不發達,讓許多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不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現在,也因資源太豐富;資訊太複雜而讓想找工作的人無所適從。若再加上大環境的嚴峻與各產業的競爭加劇,讓求職者與轉職者在工作的抉擇上更加迷惘,也讓上班族更加辛苦。
Andy是個誠懇,熱心與具備專業素養與氣質的人,與Andy工作期間,我對他優異的表達能力與簡報資料印象深刻。他創立職享,就是想把他幾十年來所累積的經驗傳授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在職場上站穩腳步。
相信認識Andy與持續參加職享相關課程,絕對能夠滿載而歸、不虛此行。
國立中興大學 榮譽特聘教授
林寬鉅
與Andy合作期間,他的邏輯組織能力以及精闢明瞭的簡報,加上調理分明的表達,還有對事情規劃推動的積極度與執行力,本人予以最大肯定。如今Andy成立了職享,就是希望將其所學傳授給大家,幫助所有新鮮人、職場人在面臨職場瓶頸時能夠用對方法來解決問題。
有機會能夠參加Andy的課程,讓他傳授三十年產業的經驗與心法,我相信絕對能讓所有人都獲益匪淺且值回票價。
國立臺灣大學 醫學院教授
陳慧玲
世界正面臨迅速的轉變中,不論是科技、產業、文化、思維,都面臨世代的變動,有句話說:「唯一可以預期的是;時時變動難以預測的未來」。這樣的轉變可以令人無所適從,也可以是無窮的機會與理想展現的可能性出現。
國際上,正出現「非傳統大學」的潮流,讓學生們以體驗、設計創新、執行力、結合業界經驗,讓所學可以充分發揮在未來的職場,甚至開拓新局面。
Andy過去數十年來,從台灣到國際,從基層到高階,以他特有的多元能力,發揮潛能,、開展視野。這些,大多都不是在制式的教育中學到的,非常高興在台灣的年輕人,也有機會接受到Andy的近距離的傳授與引導。Andy以人性出發,真誠與關懷的特質,相信會引領一股學習風潮,讓年輕人展現能力與自信,為各業界培養優秀人才!
國立臺灣大學 – 人工智慧中心 執行長
杜維洲
台灣的教育體系中,求學過程大多是被動式學習。上課只聽老師講,也造成許多人在校表現不錯,但進入職場後卻需要長時間的調適。新人初入職場,不再有如學校裏可以信任的老師指導,反而要自己摸索如何與團隊成員合作來達成目標。這個調適過程,各面向都需要有經驗的前輩來協助,不論是專業面、技術面、態度面、或是心理調整。運氣好,碰到好主管,好同事;但若沒有運氣,這時最好能有前輩能提供正確,可信賴,安心,專業的協助。
初入職場,要上哪裡能認識這樣的前輩呢? 可以先試試認識Andy。Andy 除了有三十多年從基層到高階的業界經驗,更重要的是能與人溝通,願意傾聽並熱心提供協助。他也許不是萬事通,但他能運用豐富的人脈幫你連結到適合協助的人。很高興他願意將這份助人的熱忱,變成專職的事業。我衷心的祝福他成功,也希望他能藉此事業幫助更多人。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 急診醫學部主任
黃建華
過去的一段時間有幸與Andy一起進行科技相關研究的合作 ,在合作開發的過程中,Andy展現了寬廣的知識以及科技相關技術的資源 。在人際相處、事情分析條理也非常的有說服力,以其在科技業接觸面之廣以及深度, 對於年輕的後進 ,可提供多面向的建議,有人生導師的風範, 也是一位令人佩服值得相處的人物。
晶達光電 總經理
金仲仁
我認識Andy是在30年前剛入職場時。坐在我旁邊的他,總是大家的開心果,每天帶給大家歡笑。對於老闆交付的任務,他總能從容應對,達成任務。後來彼此各分東西,我的印象中,他總是職位越跳越高,公司越換越大,唯一不變的,是他那爽朗的笑容,及優雅的態度。可見一申兄深諳職場倫理,人和之道,得到上司賞識,及團隊支持。一轉眼30年後,大家都要規劃下半輩子之際,他在此艱難時刻創業,成立職享科技服務公司,無非想將畢生功力,灌注在Z世代身上,如何因應職場上各種挑戰,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要角。也教育僱主們,如何培養一個勞資互惠,共創共贏的環境。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教授
蔡平賜
Andy是我認識超過三十年的好友。他那風趣開朗的性格以及待人處事的熱情,一直是我對他的註解,更是我們情誼不變的基石。
記得他常念茲在茲的說,有朝一日一定要把他幾十年來的功力傳授給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以及職場人,讓他們選對方向、找對工作,擁有自信的專業與實力。
現在Andy終於實現此夢想,這也意味著莘莘學子與工作中的職場人,你們開始有此機會能夠認識Andy,並從中感受到他的專業與熱情。這真的是大家的福氣!
Polaroid Taiwan Branch 台灣區負責人
Alain Hon
I am honored to have known Andy almost 20 years since early 2000, we worked very closely during his tenure with Motorola Mobility.
He’s the one that you always can trust and willing to help people whenever he can. Andy left Motorola for his career advancement,and has a proven record of success in multi-discipline of the IT industry. He made exceptional contributions to the companies that he had served and created value to his team especially his leadership for coaching and mentoring the team,
to help them to remove obstacles and achieve the own goals. Glad to hear that Andy is starting his own business after the excellent work experience.
I am so proud of him to achieve his dream by starting his own career in serving fresh graduates and career change seekers offering his industry inside and professional consultant services for helping them to resolve their vocational problems.
We admire your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Congrats! Our good wishes are always with you.
Intel Corporation 全球行銷暨亞太區業務總監
陳可葳
Andy是我職場生涯的第一位導師,也是我的好友。有幸在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遇到Andy並在之後收穫良多。不論是繼續進修、找工作、換工作、升遷機會,我都十分幸運有一位這樣的朋友跟前輩可以給我建議跟方向。其實不論社會新鮮人求職、轉職還是升遷,社會普遍忽略了這之中深奧的學問。找工作不是靠著104,而是如何能夠在現在這個僧多粥少的熱門產業中脫穎而出,找到適合且值得長久經營的工作及人脈絕對是職場的關鍵。現在,Andy願意把他的數十年秘笈傳授給大家,我相信會造福許多想進入科技業卻苦不得其門而入的人!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副教授
陳柏均
由於我在學術界工作,每年都會接觸到很多職場新鮮人,常常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在求職時的迷惘,也發現在準備面試時,總是很沒有章法與方向。雖然校園中會有求職輔導,但因為學生為數眾多,很難提供一對一個人化的服務,所以當我知道Andy哥這位科技業職場識途老馬投入職涯輔導的工作時,感到非常開心。因為,我認為不論是社會新鮮人求職、還是職場上的轉職或升遷,Andy哥就像一本活百科,適合職場上各個階段的你。人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家如果沒有可以給你指點迷津的識途老馬,那我相信Andy哥這位職場醫師數十年的經驗可以幫助你脫穎而出。
科技部/國立臺灣大學 全幅健康照護中心 執行長
曾柏元
因工作而認識Andy,過往也大多在商言商,但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Andy除了理性面呈現清晰的邏輯思路,感性面也流露對人的細微觀察與關懷,相信這樣的性格,是Andy數十年過往職場經驗累積下,蛻變成今日”職享Andy哥”的重要種子,希望能幫助人追求理想職涯。
不論在哪個行業,要往前發展的關鍵不是有多強的技術或know how,而是在人。人力銀行雖然是目前大多數找人才找工作的管道,在找”合適”人才與”理想”工作的供需之間,個人化的求職諮詢與客製化的企業求才,仍舊需要像Andy這樣兼具豐沛經歷與一顆熱忱助人的心。欣見職享的成立,期望不僅幫助理想求職與求才,亦能幫助充實內在與人脈建立。期待職享成為求職市場的典範轉移,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英國皇家品質協會 台灣分會主席
Jeff Monk
I met Andy through an invitation from his colleague Henry and I was very impressed with him and his team. His concept of providing practical guidance to graduates new to industry and to people starting new jobs is much needed in the Taiwan business world.
I would be happy to bring to i-share my fourty years of experience which was gained worldwide and focussed on quality management. My main function with i-share is creating a series of training courses that will take people from a foundation level of Quality knowledge through to using Quality as a career route to employment at executive level.
I am the chairman of the Taiwan branch of the UK based Chartered Quality Institute and can offer guidance on how people can progress their career through this institute.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work with such a professional team and to help people who want to climb the career ladder.